云顶国际·[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首页
>新闻资讯>综合报道
阳光在“白色希望”的草原上生长

 “查干满都拉”在蒙语中含义是白色的希望,在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满都拉镇查干满都拉广袤无垠的草原上,由中国能建葛洲坝三公司承建的通威150兆瓦“草光互补”“牧光互补”光伏项目鏖战正酣。

  当雪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满草原时,项目工程现场机械的轰鸣声、人员的吆喝声已在草原上沸腾。一排排整齐的光伏板、支架基础在寒风中以最科学的方式排列布阵,这些都是数百个日夜的付出,是秋风、冬雪的见证,更是在一声声冲锋号角里追光逐日的缩影。

  安全质量一点也不能马虎

  内蒙古通威光伏项目作为内蒙古新能源领域的重点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对于推动地区能源结构优化、减少碳排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安全生产作为第一要务,将工程质量作为第一基础,努力打造本质安全,任何时候,这个思想认识不能动摇。”中国能建总承包公司执行总经理,葛洲坝三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毛惠刚在内蒙古通威光伏项目部安全生产督导检查时说。

  针对该项目工期紧、自然环境恶劣、施工区域广的特点,项目部采取倒排工期、落实区域包保责任制等方式,全面、及时掌控施工作业现场情况,做到全面协调资源、提前防范风险、高效整改隐患,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同步可控在控。“全员安全教育天天讲,工程建设质量天天查,有咱公司这样严格细致的监督提醒,云顶国际·[中国]唯一官方网站班组干活儿心里也踏实。”提到全员安全教育工作,项目班组技术负责人牛二飞信心满满地说。

  项目部通过强化全员安全考核力度、每周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定期组织班组安全通报会等形式,不断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转变思想作风,使得各个环节管理可溯源、安全责任可落实。

  艰难方显勇毅

  内蒙古通威光伏项目建设覆盖大量牧民草场用地,如何快速协调解决各家牧民诉求、取得征地许可、施工资源分流等,是建设者首先要突破的难题。“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凭着这股拼劲儿,项目部项目经理聂长萌每天主持召开碰头会,就“卡脖子”的节点问题商讨方案,项目部管理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与当地牧民代表接洽,短时间内一次性解决了后续可能出现的类似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窗外,凛冽的寒风不时地敲打着窗户,项目加快推进刻不容缓。

  20241024日,项目全体管理人员聚在一起,依据项目推进节点修改下一步工序计划;115日深夜,工程日计划再次细化,将后续每个节点的工程量、资源配置等标注得一清二楚,新的施工日计划落地;1225日夜晚,项目召开光伏首并区并网准备工作会议,对首并区的现场收尾、验收等工作作出进一步安排部署并落实到每一位管理人员的行动上。“集全项目之力,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云顶国际·[中国]唯一官方网站要拿出敢啃硬骨头的魄力,争分夺秒推进项目建设。”项目部通过对节点工序的深度把控,集全项目力量,争分夺秒推进工期进度,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确保了现场各项施工工序节点无缝连接,并率先实现光伏区首并区并网发电目标。

  零下22℃难凉奋斗热血

  “项目距离最近县城超过140公里,去一趟县城单趟需要2个小时以上。”

  “手机没信号,仅靠一台电信车热点办公,在下大雪、刮大风、沙尘暴以及极低温度下信号会完全中断。”

  “进入冬季,大雪低温大风天气常伴,项目长期处于零下20℃左右,室外光着手5分钟就会冻得通红。”

  “办公生活都在集装箱板房里,供电不稳定……”零下22℃难凉奋斗热血,所言风雪皆已成来路。自然的环境难不倒“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中国能建葛洲坝三公司人,光伏建成、向阳花开才是漫山遍野盛开的答卷。

  在这片白色希望的草原荒漠中,项目部全体职工以乐观向上的工作精神,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顽强拼搏的工作作风,战风雪、斗酷寒,积极克服恶劣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坚守工作岗位,勤勉开展各项工作。完成全区域光伏基础施工、全面开启组件安装工序、首区并网发电……一次次工程捷报,饱含着太多的艰辛与期待。站在高点远瞻,湛蓝的天空下,一排排银光闪耀的光伏板鳞次栉比,工地上轰鸣的机器与忙碌的建设者勾画出一幅砥砺奋进的壮美图景。

  他们在画中,亦是作画人。